第五節 發展中醫健康照護

  1. 目標
  2. 健全安全、有效之優質中醫醫療照護服務環境。
  3. 健全中醫醫療與照護團隊,強化中醫特色之護理、藥事、推拿人員培訓與輔導,提供民眾醫療照護。
  4. 完備畢業後教育訓練及專科醫師制度,培育現代中醫新人才。
  5. 拓展中醫多元醫療服務,發展合宜中西醫療合作模式,提供民眾多重就醫選擇。
  6. 推動中醫特色之健康照顧服務,支援長期照顧體系。
  7. 促進中醫養生保健服務發展。
  8. 現況檢討

隨著醫藥科技創新研發、公共衛生改善,人類健康增進與壽命延長,但同時也伴隨著老年人口增加、長期多重慢性疾病困擾民眾生活品質與沈重的醫療費用負擔等問題。中醫醫學是先人醫療經驗累積的智慧結晶,其在預防疾病、養生保健及慢性疾病治療上,有相當的特色;我國為中醫與西醫併行之雙主流醫療體系,也並為全民健康保險給付之服務項目,在面對未來健康照護資源有限,民眾需求增加之趨勢,如何推展中醫健康照護在疾病防治與健康促進上的應用,善用中、西醫之長共同合作,加乘健康照護服務效果,減輕健康照護資源耗用,是值得關注的課題。

現代醫療健康照護服務,具有高度專業與分工合作之特性。目前中醫藥領域,僅中醫師具有完整中醫專業教育及證照制度,繼中醫一般醫學訓練、中醫住院醫師訓練制度實施後,仍須精進中醫專科醫師制度發展,培育具有競爭力之中醫師。此外,中醫醫療團隊成員,例如:中藥、中醫護理、中醫醫事技術輔助(如推拿)人員之專業培育訓練制度有待持續發展,以提供民眾完善之中醫醫療服務。

由於健康照護資源的可近性與普遍性,常見民眾中西醫複向求診、多重用藥,不只造成醫療資源浪費,也影響健康照顧服務效果。在長期慢性疾病照護方面,研究顯示中醫服務對於預防及減緩失智症的精神行為異常,改善失能者之褥瘡、便秘、疼痛、跌倒、關節退化及中風的再發生,具明顯改善效果,也普為民眾接受。長遠思考,中醫治未病、養生與調理等特色之相關服務或產品,如能融入西方醫學健康照護體系,參與長期照顧、預防醫學領域,有助減輕高齡、慢性疾病者失能程度與改善亞健康狀態,進而減輕因病失能者對國家資源的負擔與照顧服務人力需求。

近年來,民眾追求養生保健,利用傳統民俗調理服務紓解身心疲勞之風氣興盛,此類源於中醫醫學理論之保健服務如能適當引導管理,將可促進中醫特色養生休閒產業發展。2012年10月17日行政院消費者保護會第8次會議指定本部為民俗調理業之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後,本部已積極朝健全從業行為輔導、發展技能評量制度,以保護消費者權益。惟民俗調理業從業行為與營業秩序管理,涉及國民健康、經濟發展與公共安全等跨部門之治理,有待持續連結政府各部門合作。

  1. 策略
  2. 健全中醫健康照護人力
  3. 推動中醫醫療機構負責醫師訓練、中醫住院醫師訓練與發展中醫專科醫師制度,兼顧培育具有全人醫療能力與專科特色之中醫師。
  4. 辦理中醫臨床技能測驗中心計畫,建置中醫臨床客觀技能評估(OSCE)方式,培育臨床優良師資,提升臨床訓練品質。
  5. 辦理中醫護理人員教育訓練,提供護理人員接受中醫基本及進階護理訓練,落實辨證施護,提升中醫護理照護品質。
  6. 推動中醫醫療團隊成員教考訓用培育制度。
  7. 促進多元化中西醫合作服務
    1. 推動中西醫合作照護,發展中醫日間照護、中醫參與長期顧服務及中醫參與戒毒治療等多元服務模式。
    2. 輔導教學醫院逐步完備中醫多元照護團隊量能與發展特色,持續辦理中醫醫療機構(部門)評鑑與輔導,保障民眾醫療服務品質。

三、推動中醫預防醫學與養生保健服務發展

  1. 建立民俗調理人員職能基準、技能檢定標準與考試,制定民俗調理業專法,結合產業與教育資源,完備教考訓用人才培育,提升民俗調理服務品質。
  2. 發展中醫健康預防醫學,應用於預防疾病與改善體能。
  3. 衡量指標
  4. 中程指標(2020)
  5. 每年培育中醫負責醫師至少250名。
  6. 建置3家中醫臨床技能測驗中心。
  7. 建立1科中醫專科醫師甄審制度。
  8. 建立3種病種或特定診斷之中西醫合作照護模式
  9. 建立3種病種或特定診斷之中醫日間照護模式。
  10. 訂定中醫護理進階訓練課程。
  11. 訂定中醫護理技術作業標準手冊。
  12. 建置傳統整復推拿初級技術員職能基準,發展初級技術員職能導向標準課程。
  13. 完成1項具有保健功能之中藥食療方或健康食品。
  14. 長程指標(2025)
  15. 每年培育中醫負責醫師至少280名。
  16. 建立中醫臨床技能測驗題庫,並應用於中醫臨床技能測驗。
  17. 至少建立2科中醫專科醫師甄審制度。
  18. 設有中醫部門之公立教學醫院,全面提供中西醫合治服務。
  19. 設有中醫學系大學之附設醫院,可提供特定病種或診斷之中西醫合作照護、中醫日間照護服務。
  20. 建置傳統整復推拿人員技能檢定標準,辦理技術士技能檢定考試,培育傳統整復推拿技術人員。
  21. 制定民俗調理業管理法,落實民俗調理從業人員管理,提供民眾安全健康養生環境。
  22. 完成1項中醫預防醫學(如太極拳),應用於健康促進(如肌耐力)或改善生活品質(如睡眠)之臨床效益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