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推動系統性癌症防治策略

  1. 目標

依據行政院黃金十年計畫之2020年目標,及WHO的2025年目標,在2020年前將癌症標準化死亡率及過早死亡率下降20%,並於2025年將30~70歲之癌症死亡率下降25%。

  1. 現況檢討

自2003年實施「癌症防治法」後,即依法定期召開中央癌症防治會報及癌症防治政策委員會,並於2005~2009年推動「國家癌症防治五年計畫」。繼「第2期國家癌症防治計畫—癌症篩檢(2010~2013年)」,以擴大提供癌症篩檢服務為主之計畫後,2014年規劃再予推動「第3期國家癌症防治計畫」。

癌症登記資料顯示,2012年共新診斷出9萬6,694人罹患癌症(男性5萬3,553人、女性4萬3,141人),標準化發生率為每十萬人口300人(男性341.4人、女性263.3人),年齡中位數62歲(男性64歲、女性60歲),發生率因人口老化等原因持續上升。

另依衛福部死因統計顯示,2014年有4萬6,094人死因為癌症(男性2萬8,476人、女性1萬7,618人),占所有死亡個案28.3%。癌症標準化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130.2人(男性168.8人、女性94.9人),已開始呈現下降之趨勢。

  1. 策略
  2. 加強致癌因子之預防工作

WHO指出慢性病(含癌症)四大危險因子為菸、酒、不健康飲食及缺乏規律運動,為降低癌症死亡率,國民健康署除持續推動癌症篩檢外,亦向上溯源至預防致癌因子,包括肥胖、致癌物質控制等。

  1. 持續積極推動菸害及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推動菸酒檳防制整合計畫。
  2. 消弭健康不平等狀況,推動人類乳突病毒疫苗接種政策。
  3. 加強新興致癌因子防治,包括肥胖、飲食與運動不足,強化致胖環境監測與改善,推行現代國民營養計畫,藉由推動健康體重管理計畫,協助民眾建立健康生活習慣,達成規律運動人口倍增。
  4. 持續推廣具實證之癌症篩檢

子宮頸癌、乳癌、大腸癌和口腔癌等四種癌症是經證實可經由篩檢早期偵測進而降低死亡率,且具成本效益。研究顯示,每1-2年糞便潛血檢查可以降低50-69歲大腸癌死亡率15-33%;35歲以上具菸酒習慣的男性,每3年做一次口腔黏膜目視檢查,可降低43%口腔癌死亡率;50-69歲婦女,每2-3年接受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可降低乳癌死亡率21-34%;透過大規模子宮頸抹片篩檢,可以降低60-90%的子宮頸癌發生率與死亡率。

國民健康署於2010年起運用菸品健康福利捐擴大推動四癌篩檢,並透過門診主動提示、醫院及衛生局主動聯絡通知,以及主動走入社區推廣、鼓勵企業主動加入防癌抗癌的行列、充實癌症篩檢基礎設施與確保品管及落實陽性追蹤等,提升篩檢率及異常個案接受確診比率,為提高身心障礙者接受篩檢比率,將與社政單位合作,增進篩檢可近性。未來更將朝組織性篩檢(Organized Screening)方向發展,及改善縣市間癌症篩檢之差異,協助篩檢率及陽追率低於全國平均值之縣市進行改善。

  1. 推動「癌友導航計畫」,並引導癌症病人到癌症診療品質認證醫院,提升認證醫院之診治覆蓋率

推動癌症診療品質認證旨在協助醫院建立癌症照護架構、癌症診療模式,包括成立全院性癌症委員會以規劃並督導全院癌症相關業務,建置癌症登記資料庫及品管辦法,成立癌症多專科照護團隊、建立臨床診療指引、制定照護標準作業程序等。將透過積極推動「癌友導航計畫」,引導癌症病人到癌症品質認證醫院,不錯失任何一位可治療之癌症病人,早期病人加以治癒,晚期病人提供安寧療護,以減少病友迷航,讓每位病人都能夠得到有品質、有尊嚴的治療與照護。

  1. 於推動各項癌症防治策略時,須考量不同群體(包括性別、年齡、族群、地區、社經狀態、身心障礙者、不同疾病者等)之特殊需求、資源利用上之障礙與健康落差,並發展適當策略,縮小健康不平等。
  2. 衡量指標
  3. 中程指標(2020)
  4. 參考WHO 2025年非傳染病過早死亡降低25%目標,訂定2020年目標:
  5. 癌症標準化死亡率:降至每10萬人口106人。(2009年132.5人)
  6. 30-70歲民眾肝癌、慢性肝病標準化死亡率:降至每10萬人口43.9人。(2013年52.9人)
  7. 人類乳突病毒疫苗接種,由2014年提供山地離島地區、低收及中低收入戶國一女接種,逐步推廣至全國國一女生。
  8. 參照行政院黃金十年計畫之2020年目標,提升主要癌症篩檢涵蓋率:
  9. 30-69歲婦女3年內曾接受子宮頸癌篩檢率維持70%。
  10. 45-69歲婦女2年內曾接受乳癌篩檢率上升至67.5%。(2014年38.5%)
  11. 50-69歲民眾2年內曾接受大腸癌篩檢率上升至62%。(2014年40.7%)
  12. 30歲以上嚼檳榔或吸菸者2年內曾接受口腔癌篩檢率上升至67%。(2014年54%)
  13. 參照行政院黃金十年計畫之2020年目標,縮小縣市篩檢率差距
  14. 乳癌篩檢率最高與最低之縣市差距下降至21%。(2014年27%)
  15. 大腸癌篩檢率最高與最低之縣市差距下降至20%。(2014年24%)
  16. 參照行政院黃金十年計畫之2020年目標,提供適切治療
  17. 提升癌症新診斷個案三個月內完成首次治療率提升至92%。(2014年85%)
  18. 癌症病人於診療品質認證通過醫院接受照護比率上升至86%。(2014年的84%)
  19. 遠程指標(2025)
  20. 參考WHO 2025年非傳染病過早死亡降低25%目標,訂定2025目標:
  21. 癌症標準化死亡率降至99.4人。
  22. 30-70歲肝癌、慢性肝病標準化死亡率降至37.0人。
  23. 人類乳突病毒疫苗接種:持續推廣至國一女生全面接種。
  24. 提升主要癌症篩檢涵蓋率
  25. 30-69歲婦女3年內曾接受子宮頸癌篩檢率70%。
  26. 45-69歲婦女2年內曾接受乳癌篩檢率70%。
  27. 50-69歲民眾2年內曾接受大腸癌篩檢率70%。
  28. 30歲以上嚼檳榔或吸菸者2年內曾接受口腔癌篩檢率70%。
  29. 縮小縣市篩檢差距
  30. 乳癌篩檢率最高與最低之縣市差距降至15%。
  31. 大腸癌篩檢率最高與最低之縣市差距降至15%。
  32. 提供適切治療
  33. 提升癌症新診斷個案三個月內完成首次治療率95%。
  34. 癌症病人於診療品質認證通過醫院接受照護比率88%。